第154场 2025.07.09 14:30-17:30
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预告
一、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强调了重要观念在设计课程内容时的重要地位,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在地生长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其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都需要以区域和学校教师为主体,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需要自己去提炼重要观念,并基于重要观念设计与实施课程,因而在基于重要观念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上有着更大的难度,在课程实践中不免存在没有基于重要观念开展课程设计与实施;重要观念和基于重要观念的驱动性问题的提炼不够科学、适切;重要观念与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的黏性不强、甚至两张皮;重要观念的体系性不强等问题。
本次活动将聚焦上述问题,通过教学案例、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活动,探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如何提炼重要观念、提出驱动性问题、基于重要观念设计主题活动内容,并在主题活动实施中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观念,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生成性特征和独特育人价值,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变革和质量提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25年7月4日14:30-17:35
三、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四、主办单位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五、支持单位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六、活动平台
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广州教育联播、和教育、粤教翔云
七、活动议程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14:30-14:35

1.活动介绍

郑巽,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14:35-16:20

2.课例展示:《探秘红树植物的生存智慧》

三年级,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易颖、韩彩

3.课例展示:《我是潮州春节文化申遗大使》

五年级,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龙阁小学,林雪丽

4.案例展示:《对话身边的植物-校园本草创新实践营》

六年级,珠海市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蔡璇

5.专家点评

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16:20-17:00

6.教研沙龙:

问题:基于重要观念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难点、策略

成员:

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郑巽,教研员、高级教师(主持)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胡军苟,高级教师,教研员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洋,高级教师,教研员

珠海市教育研究院 赵枫,高级教师、教研员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智能,高级教师、教研员

深圳市红岭实验小学 臧秀霞,高级教师,校长

珠海市杨匏安纪念学校 蔡璇,一级教师

17:00-17:30

7.专家视点:基于重要观念的课程实践:理路和策略

李俊堂,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17:30-17:35

8.活动总结

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八、专家简介
李俊堂,教育学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现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主任、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近年来,在《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等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共青团中央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广东省高校人才创新平台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博士毕业论文获评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0年获聘“广州良师青年教学新秀”。
于洋,高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广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体系项目主持人,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优秀辅导员,深圳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组织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库成员。曾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评优一等奖,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深圳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说课比赛特等奖,深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多次指导青年教师获得省级教学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奖上百人次。
郑巽,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曾获全国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第一名、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者,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在省教师能力大赛获奖,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赵枫,博士,副高级,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珠海市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科学教研员。珠海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珠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2021年度珠海市优秀教师。获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次(2017年和2019年),主持省市级课题7项,参加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课题1项,出版著作3本,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篇。
陈智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高级教师,河源市教研院教研员,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头人,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评委。曾获得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连续15年被评为河源市《全民科学素养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河源市教学管理年先进个人,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优秀组织工作者、河源市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臧秀霞,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国培骨干教师,教育部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学员,全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38年,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多次执教国家省市区公开课,主持或参与十几项教改实验,主编《我的数学创意丛书》、著有《理解力课程的实践探索》《图文识字》《打开探究之门》等著作,一直致力于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研究与实践,带领团队构建了以“跨界融合、理解本位、问题导向、真实表现、深度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理解力课程体系,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易颖,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教师,深耕跨学科课程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生活即课堂"的教学范式。承担过省、市、区级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曾获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随学校课程团队创新开发多项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真实情境下的主题探究实现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持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育人模式。
韩彩,现任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德育中心主任,一级教师。曾获得深圳市中小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九届深圳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参与研究实践的《为理解而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课程建设策略》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编著丛书《UDP课程的探索实践(二年级分册)》以及《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丛书(身体主题分册)》主持研发的跨学科课程《身体》主题获得福田区品牌课程。
林雪丽,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潮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学校教导主任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扎根农村小学23年,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教育教学成效显著,个人及指导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约120项,其中省级三十多项,项目式学习案例、论文、教学设计、录像课共5项获省一等奖,5项获省二等奖,多篇论文及案例发表在省市区级刊物,主持、参与多个课题研究。
蔡璇,珠海市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珠海市香洲区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香洲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珠海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心组成员、珠海市香洲区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5)”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助力研修项目(小学综合实践)优秀学员。曾获首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参与并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并结题。
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多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编广东省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等教材;在期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南方教研大讲堂

预告
第154场 2025.07.09 14:30-17:30
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强调了重要观念在设计课程内容时的重要地位,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在地生长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其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都需要以区域和学校教师为主体,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需要自己去提炼重要观念,并基于重要观念设计与实施课程,因而在基于重要观念的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上有着更大的难度,在课程实践中不免存在没有基于重要观念开展课程设计与实施;重要观念和基于重要观念的驱动性问题的提炼不够科学、适切;重要观念与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的黏性不强、甚至两张皮;重要观念的体系性不强等问题。
本次活动将聚焦上述问题,通过教学案例、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活动,探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如何提炼重要观念、提出驱动性问题、基于重要观念设计主题活动内容,并在主题活动实施中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观念,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生成性特征和独特育人价值,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变革和质量提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25年7月4日14:30-17:35
三、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四、主办单位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五、支持单位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六、活动平台
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广州教育联播、和教育、粤教翔云
七、活动议程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14:30-14:35

1.活动介绍

郑巽,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14:35-16:20

2.课例展示:《探秘红树植物的生存智慧》

三年级,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易颖、韩彩

3.课例展示:《我是潮州春节文化申遗大使》

五年级,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龙阁小学,林雪丽

4.案例展示:《对话身边的植物-校园本草创新实践营》

六年级,珠海市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蔡璇

5.专家点评

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16:20-17:00

6.教研沙龙:

问题:基于重要观念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难点、策略

成员:

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郑巽,教研员、高级教师(主持)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胡军苟,高级教师,教研员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洋,高级教师,教研员

珠海市教育研究院 赵枫,高级教师、教研员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智能,高级教师、教研员

深圳市红岭实验小学 臧秀霞,高级教师,校长

珠海市杨匏安纪念学校 蔡璇,一级教师

17:00-17:30

7.专家视点:基于重要观念的课程实践:理路和策略

李俊堂,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17:30-17:35

8.活动总结

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八、专家简介
李俊堂,教育学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现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主任、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近年来,在《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等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共青团中央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广东省高校人才创新平台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博士毕业论文获评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0年获聘“广州良师青年教学新秀”。
于洋,高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广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体系项目主持人,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优秀辅导员,深圳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组织个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库成员。曾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评优一等奖,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深圳市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说课比赛特等奖,深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多次指导青年教师获得省级教学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奖上百人次。
郑巽,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曾获全国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第一名、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者,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在省教师能力大赛获奖,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赵枫,博士,副高级,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珠海市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科学教研员。珠海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珠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2021年度珠海市优秀教师。获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次(2017年和2019年),主持省市级课题7项,参加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课题1项,出版著作3本,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篇。
陈智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高级教师,河源市教研院教研员,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头人,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评委。曾获得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广东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连续15年被评为河源市《全民科学素养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河源市教学管理年先进个人,河源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优秀组织工作者、河源市学会工作先进个人。
臧秀霞,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国培骨干教师,教育部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学员,全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38年,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多次执教国家省市区公开课,主持或参与十几项教改实验,主编《我的数学创意丛书》、著有《理解力课程的实践探索》《图文识字》《打开探究之门》等著作,一直致力于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研究与实践,带领团队构建了以“跨界融合、理解本位、问题导向、真实表现、深度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理解力课程体系,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易颖,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教师,深耕跨学科课程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生活即课堂"的教学范式。承担过省、市、区级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曾获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随学校课程团队创新开发多项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真实情境下的主题探究实现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持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育人模式。
韩彩,现任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德育中心主任,一级教师。曾获得深圳市中小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九届深圳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参与研究实践的《为理解而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课程建设策略》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编著丛书《UDP课程的探索实践(二年级分册)》以及《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丛书(身体主题分册)》主持研发的跨学科课程《身体》主题获得福田区品牌课程。
林雪丽,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潮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学校教导主任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扎根农村小学23年,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教育教学成效显著,个人及指导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约120项,其中省级三十多项,项目式学习案例、论文、教学设计、录像课共5项获省一等奖,5项获省二等奖,多篇论文及案例发表在省市区级刊物,主持、参与多个课题研究。
蔡璇,珠海市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珠海市香洲区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香洲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珠海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心组成员、珠海市香洲区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5)”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助力研修项目(小学综合实践)优秀学员。曾获首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参与并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并结题。
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多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编广东省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等教材;在期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